张澜为何断言毛泽东必赢?1945年重庆谈判的那个细节
1945年8月30日,山城重庆像个大蒸笼。特园的青石板路上蒸腾着热气,张澜站在二门口,银白胡须被汗水浸湿。这位74岁的民盟主席,正踮脚望向巷子尽头。他身后的门楣上,冯玉祥手书的“民主之家”匾额在烈日下泛着光。
1945年8月30日,山城重庆像个大蒸笼。特园的青石板路上蒸腾着热气,张澜站在二门口,银白胡须被汗水浸湿。这位74岁的民盟主席,正踮脚望向巷子尽头。他身后的门楣上,冯玉祥手书的“民主之家”匾额在烈日下泛着光。
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世界和新一代颠覆性技术的发展,新型研究型大学在尝试突破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。
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,由于蒋介石集团不御外侮、积极反共,仅3个月时间就使东北全境沦陷。此时,张澜已辞去四川大学校长之职,回到家乡南充宣传抗日。张澜认为仅仅在南充一地宣传抗日还不够,还应当团结和动员广大爱国人士以及地方实力派参加抗日,以增强抗日力量。
本周,润总一共为我们带来了7篇凝聚着深度思考的精彩日课。从商业模式的创新,到产品设计的哲学,再到非洲游学的跨文化洞察,每一篇都让小师妹大开眼界,忍不住拍案叫绝!
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内群雕《1945·毛泽东在重庆》,艺术再现了当年毛泽东、周恩来同志与各民主党派领导人、知名人士畅所欲言、共商国是的情景。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